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VirtualBox开发环境的搭建详解(转)
阅读量:7112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1335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
 

有关VirtualBox的介绍请参考:

 

由于提供的不够详细,而且本人在它指导下,从下载所需的开发包,到最后生成二进制文件,中间遇到了许多的问题,官网都没有提供任何讲解,我通过在网上查找、自己摸索,最后终于成功编译生成了。以下本文仅提供Windows 32位下的VirtualBox开发环境搭建方法。

 

我的开发环境是:

Windows 7 64bit

Visual Studio 2010 SP1

VirtualBox 4.2.16 

1.准备所需开发包

(1) Visual Studio 2010 SP1

按照官方给的说明(),下载所需的开发库,其中Visual Studio 2010 SP1安装好后,Windows Platform SDK v7.1就不用下载了;

(2) WDK v7.1

Windows Driver Development Kit (WDK) v7.1.按要求下载;

(3) MingW

MingW先下载前两个(gcc-core-3.3.3、gcc-g++-3.3.3),后面的3个不用下载,只需点第一个(Runtime),会跳转到一个页面,提示:“Looking for the latest version? Download mingw-get-inst-20120426.exe (662.7 kB)”,点击它下载安装,安装完后,将刚才下载的gcc-core与gcc-g++解压,并覆盖到安装完的MingW路径中,MingW就算准备完成;

(4) Qt4

下载Qt4,会很大,其实只需用到里面的bin、include、lib、src文件夹;

(5) cURL

再下载cURL,注意要下载devel的无SSL版本;

(6) SDL、zlib

剩下的SDL、zlib按要求下载,有开发版的就下开发版;

(7) openssl 0.9.8x

然后是下载openssl,记着一定要下载0.9.8x版本,太新的版本在后面编译会出问题,我下的是0.9.8y版本。安装openssl需要下载perl,我下载的是ActivePerl。

执行Visual Studio Command Prompt (2010),转到openssl源码的根目录,执行命令:

perl Configure VC-WIN32

执行完后会提示“Configured for VC-WIN32.” 然后执行命令:

ms\do_ms

然后是执行命令进行openssl编译:

nmake -f ms\ntdll.mak

如果没有问题,openssl则安装完毕。这时,需要手动创建include、bin、lib供后面VitualBox编译时使用。将openssl中的include文件夹改名为其它名字,再将inc32重命名为“include”,然后创建bin、lib两个文件夹,将out32dll文件夹中所有的*.lib文件复制到lib文件夹,再将所有*.exe、*.dll文件复制到bin文件夹。到此,openssl开发库准备完毕。

(8) Python 2.7.3

最后是要下载python 2.7.3,在后面编译时会用到。最好下载2.7版本,其它版本在后面编译时会有奇怪的错误。

转载地址:http://hwmhl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在第三方页面调用微信接口
查看>>
给View设置点击效果动画
查看>>
git基础操作
查看>>
node生成图片
查看>>
Element-UI el-table-column 使用slot插槽 v-if 报错
查看>>
Socket IO与NIO(六)
查看>>
H5唤起APP指南(附开源唤端库)
查看>>
[译] Swift 5.0 新特性
查看>>
自动化功能测试平台TestComplete的分布式测试教程(二)
查看>>
Chrome Network 下边栏中 Finish 的含义
查看>>
Webpack 4.x 配置教程
查看>>
Android RecyclerView多类型布局卡片解决方案
查看>>
spring-boot使用spring-security进行身份认证(2)
查看>>
Tensorflow catdog-checkpoint
查看>>
学习springBoot(9)RabbitMQ
查看>>
Python爬虫 Selenium初探
查看>>
第二节:Web前端-ASP.NET之C#基础
查看>>
银行卡 验证
查看>>
jQuery源码解析之replaceWith()/unwrap()
查看>>
交叉熵损失随记
查看>>